——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八)加強行業安全監管。實施 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全面推進快遞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落實郵政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范等強制性標準,明確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環節的 安全要求。落實快遞企業和寄件人安全責任,完善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筑牢寄遞渠道安全基礎。強化安全檢查措施,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加強對進出境 快件的檢疫監管,從源頭防范禁寄物品流入寄遞渠道。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完善快遞業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健全信息采集標準和共享機制,實現快 件信息溯源追查,依法嚴格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落實寄遞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機制,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協作配合,提升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能力。
三、政策措施
(九)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深化 快遞行業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對快遞企業實行同一工商登記機關管轄范圍內“一照多址”模式。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程序,改革快遞企業年度報告制度,精簡企業 分支機構、末端網點備案手續。發揮電子口岸、國際陸港等“一站式”通關平臺優勢,擴大電子商務出口快件清單核放、匯總申報通關模式的適用地域范圍,實現進 出境快件便捷通關。
(十)優化快遞市場環境。充實 監管力量,創新監管方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建立健全用戶申訴與執法聯動機制,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發揮行業 自律和社會監督作用,利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行業監管信息系統,建立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及聯合懲戒制度,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十一)健全法規規劃體系。加 快制定快遞條例和相關法規規章,提高快遞業法治化、標準化水平。編制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重點區域規劃,與綜合交通運輸、物流業、現代服務業、電子 商務、物流園區等專項規劃做好銜接。有關方面要將發展快遞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合理安排快遞基礎 設施的布局建設。
(十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 央預算內投資通過投資補助和貼息等方式,支持農村和西部地區公益性、基礎性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快 遞企業可按現行規定申請執行省(區、市)內跨地區經營總分支機構增值稅匯總繳納政策,依法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各地區要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 計劃中統籌安排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快件集散中心等設施用地,研究將智能快件箱等快遞服務設施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方式,開展適應 快遞業特點的抵押貸款、融資租賃等業務。快遞企業用電、用氣、用熱價格按照不高于一般工業標準執行。
(十三)改進快遞車輛管理。制 定快遞專用機動車輛系列標準,及時發布和修訂車輛生產企業和產品公告。各地要規范快遞車輛管理,逐步統一標志,對快遞專用車輛城市通行和臨時停靠作業提供 便利。研究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以及生產、使用、管理規定。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用于城市收投服務的管理辦法,解決“最后一公 里”通行難問題。
(十四)建設專業人才隊伍。引 導高等學校加強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專業建設,支持職業院校開設快遞相關專業。探索學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模式,建立一批快遞人才培 訓基地。實施快遞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人才評價制度,落實就業創業和人才引進政策。支持快遞企業組織從業人員參加相關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對符 合條件的企業和人員可按規定給予補貼。
四、組織實施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 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加大支持力度,為快遞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各地區要根據本意見,結合本地區實 際情況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并認真抓好落實。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按照職責分工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措施。交通運輸部、發展改革委、郵政局會同有關部 門負責對本意見落實工作的統籌協調、跟蹤了解、督促檢查。
國務院
2015年10月23日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